拉奏梦想乐章

「我相信智障人士有各自的天份,只要我们细心发掘,给予多点机会发挥所长,他们也能够于不同舞台上闪闪发亮。」
10月6日位于大埔的匡智赛马会松岭村,将会举行命名及揭幕典礼大型表演。学员丘浩辉、俞兆伦以及其他学员正密锣紧鼓进行小提琴排练,一首首悦耳动听的音乐,随即在学校礼堂响起。凭着对小提琴单纯的热爱,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表演歌曲,当中更展现出学员们对音乐无比的坚持与执着。
学员20年的恒心
达成梦想,需有持之而行的决心。浩辉及兆伦在中学时于匡智赛马会展艺坊初次接触小提琴,从此便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已经超过20年。现在浩辉及兆伦已经40多岁,即使已投身社会工作多年,浩辉与兆伦依然每星期准时参与小提琴班,风雨不改。纵使他们已达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小提琴第5级的水平,亦无阻他们力求上进、精益求精的决心,目前他们以考取小提琴试第7级为目标。
「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考取8级甚至演奏级,将来有机会成为小提琴老师。」戴着眼镜的浩辉展现喜悦的眼神,雀跃地说出他对音乐的追求。拥有绝对音准 (Perfect pitch) 的他,能单凭耳朵辨别出不同歌曲的调性,甚至能即时以准确的音准拉奏出歌曲。访问时浩辉即兴拉奏一曲,以纯熟的指法及弓法,拉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
兆伦性格腼腆,较少说话,音乐让他可以有更多机会和其他学员交流。 「20年来坚持上小提琴班,因为十分享受与同学一起拉奏歌曲的过程,每星期见到老师及同学也非常开心。」当与其他学员一起合奏时,兆伦目不转睛看着小提琴谱,全神贯注练习。 「希望透过一次又一次的合奏,彼此之间越来越合拍。」兆伦在每星期的学习和排练中都感到难以而喻的快乐。
导师有教无类的坚持
学员对音乐的坚持与追求,也成为导师们教学的动力。当年仍在读中学的小提琴老师谢嘉豪与钢琴伴奏老师谭美恩,跟随师傅参与匡智赛马会展艺坊小提琴班的义务教学,以小导师的身份协助教导匡智会学员。承接师傅有教无类的精神,二人长大后便肩负起音乐导师的身份。
谭老师说到:「我从学员身上感受到,他们对小提琴一份纯粹的热爱。」看见学员完成学业后仍然坚持继续学习小提琴,深深感动了导师。 「除了每星期都会准时回来上课,他们亦会于家中勤于练习,甚至会拍下练习片段,让我们知道他们的练习进度。」谢老师也说到:「他们上课的专注度,甚至比普通学生更加高,上课时即使老师未在旁指导,也会利用时间自己练习。」谈到学员们上课认真的态度,老师们也绽放出灿烂满足的笑容。
音乐让人快乐、自信
小提琴优美柔和的音色,能够帮助学员舒缓生活压力及紧张情绪,谢老师认为每星期的小提琴班,能够帮助学员暂时抽离现实的生活。 「学员毕业后投身社会,生活圈子都围绕工作与家庭,倘若于生活中遇到什么烦恼,也较少有机会跟别人分享感受。所以学员非常珍惜每次上小提琴班的机会,因为老师及工作人员都担当着他们的聆听者,让他们能够找到抒发感受的出口。」
浩辉除了每星期二的小提琴班,逢星期四也要参与教堂的音乐排练,准备每星期日的献诗。下班后也要排练,觉得辛苦吗?浩辉面带微笑,轻松回答道:「若下班真的累,便在前往小提琴班的车程中小睡一会。」浩辉从不间断地每星期紧密排练,皆因从每次表演中都获得莫大的满足感。
「每一次的演出,让更多人透过小提琴认识他们,学员也从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谢老师期望未来能多举办共融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智障人士的天赋。 「曾经有学生和我说,原来智障人士也可以拉奏出美丽动听的歌曲。」谭老师有感而发。 「不论是音乐或其他艺术方面,我相信智障人士有各自的天份,只要我们细心发掘,给予多点机会发挥所长,他们也能够于不同舞台上闪闪发亮。」
后序:多年来,我们见证到匡智会学生及学员于艺术及体育的卓越成就。未来我们更着重学生及学员的艺能发展,成立「艺术与运动种子基金」及「匡智体艺学院」,提供更多资源发掘及培养他们的艺术及体育潜能,栽培更多体艺人才,让学生及学员能够学以致用,发挥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