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

 

我们的故事

以爱灌溉生命

以爱灌溉生命

「纵使我们照顾者需要用更多的时间, 才可换取别人相同的距离,但我们依然有能力走到终点。」

在母亲心目中,孩子就如初生的幼苗,富有生命力,却又担心他们经历风吹雨打,她们拼尽全力保护孩子,寄望他们能够茁壮成长,过上丰盛幸福的人生。然而,子女有特殊照顾需要,母亲是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呢?在风和日丽的一天,学员陈翰杰和母亲左成玉,连同学员何柏轩和母亲梁淑玲到匡智爱心农场进行种植活动,母亲与孩子齐来接触大自然,一起度过温馨的时光。

全职照顾者

翰杰是成玉的第一个孩子,小时候被诊断为中度智障。当时作为新手妈妈的成玉,选择奉献所有时间,陪伴儿子。然而,身边的人也未能体会到成玉作为照顾者的心情。「听到别人将他与其他的小孩作比较,也难免感到伤感。」虽然面对外界各种声音, 她依然抱着乐观的态度, 希望翰杰能快乐成长。同为全职照顾者的,还有柏轩的妈妈淑玲。「当初对人生的期望,是希望有自己的事业,而儿子能够学有所成,上大学。」柏轩却于两岁时被诊断出发展迟缓, 于是淑玲辞去工作,尝试以不同训练帮助儿子,希望情况能在五岁前得以改善,然而,柏轩最终被诊断为有限智能。30年过去,淑玲仍然一直学习各种训练方法,看见儿子的进步是她坚持的原动力。

共同成长

虽然担当着照顾者的角色,但成玉和淑玲都认为,培育孩子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翰杰控制情绪有困难,面对儿子的情绪起伏,成玉比以前更懂得付出耐性和爱心。「以前的思维较多从自己出发,自从照顾儿子,便懂得多走一步,关心别人。」她希望以身作则,希望透过对待儿子正面的态度,感染身边人,为他创造一个被接纳的环境。

而柏轩的出现,也改变了淑玲的价值观。淑玲喜欢以行山让儿子多与世界接触。「我以前倾向与别人比较,而与儿子行山的体验让我领悟到,纵使我们照顾者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才可换取别人相同的距离,但我们依然有能力走到终点。」

同行守护

翰杰和柏轩皆为匡智地区支持中心( 新界北区)的学员,他们于中心接受训练多年。成玉认为中心的训练能平伏儿子的情绪,也让他学懂向身边的人表达关爱。而对一向认为自己被标签的柏轩,淑玲认为艺术训练能帮助他提升自信,领略到美学与自我价值一样,都是由自己建立。成玉和淑玲皆感恩,沿途上有匡智会一起同行。

活在当下

被问到有甚么寄语同行的妈妈, 成玉和淑玲都异口同声说:「活在当下。」

「每天的挑战都不一样,保持正面的态度,做好当天的事便足够。」成玉以此鼓励其他母亲。「我希望珍惜现有的时间,与翰杰拍下多些照片,将来他能回忆我们一起相处的时光,记得妈妈会永远支持他。」话毕,翰杰把手上的金盏花送给母亲,成玉展露出甜蜜的笑容。

淑玲以「精彩」来形容与柏轩一起走过的旅程。「过程中充满惊喜!世界很大,希望各位照顾者能多与社会联系,活得精彩,享受生命!」成玉和淑玲奉献一生,以乐观的态度孕育孩子;以温柔的笑容传递温暖;以坚韧的毅力为孩子遮风

挡雨。纵使翰杰和柏轩人生与别不同,她们都以无限的爱与包容,为孩子灌溉出属于他们的健康快乐人生。我们衷心希望社会大众能够与一众照顾者并肩同行,让他们于匡扶智障的路上,也感受到社会的爱与关怀。

立即捐款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