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照顧者同行 為孩子展開人生新篇章

智障人士的人生充滿挑戰,匡智會多年來一直秉承「匡扶智障」的信念,讓智障人士活得豐盛幸福,也為照顧者排憂解難。政府於2024年推出支援特殊學校離校生及其照顧者服務,在全港21間地區支援中心設立離校生支援專隊,本會轄下匡智地區支援中心(觀塘西)及匡智地區支援中心(新界北區)同年4月1日開展專隊服務,匡智離校生支援專隊主動聯繫特殊學校畢業生及其照顧者,協助他們銜接社區支援服務,讓學生順利從學校過渡至社區生活。
由校園過渡至社區
何健平去年從匡智獅子會晨崗學校畢業,媽媽梁惠慈(Rachel)當初對兒子畢業後的生活非常擔心,「不知道未來路向,怕他一整天留在家中,如同被困,他的脾氣會差一點。」健平患有輕度智障、自閉症和癲癇症,自小身體較弱,容易患病及抽筋,嚴重時更會失去知覺。即使如此,Rachel仍然希望健平能有穩定的工作,過上規律健康的生活。
匡智離校生支援專隊在學生離校前半年已接觸同學,並向學校社工了解其狀況。Rachel因而認識了匡智地區支援中心(觀塘西)的社工倪佩儀(Toby)和職業治療師吳彥俊(阿俊)。健平在學時已接受評估,獲安排畢業後到工場工作,但Rachel擔心兒子被動害羞的性格難以適應新環境及認識新朋友。
幸好,Toby及阿俊定期探訪健平,評估他對新環境轉變的適應情況,並透過社區生活技能訓練及個人成長活動,紓緩健平面對轉變的心理壓力和適應問題,減輕Rachel的擔憂,「即使兒子已獲安排工作,但仍希望有專隊跟進,(離校生)支援隊真的能幫到我。」
展開人生新篇章
畢業後的健平十分喜歡新生活,工作讓他有穩定的生活節奏,他也樂於參與唱歌等工場活動。媽媽Rachel認為工場規律的作息讓健平情緒更穩定,接下來希望他能提升自理能力,例如自行從工場安全回家。
雖然工場離家只是10分鐘的路程,但健平過馬路的安全意識不足,令Rachel感到擔心。職業治療師阿俊為此制定訓練計劃,幫助健平培養安全過馬路的習慣,並以遊戲形式訓練眼球控制及頭眼協調活動,鼓勵健平在家持續練習。就算健平偶爾在訓練期間感到煩躁,阿俊亦會耐心鼓勵健平:「媽媽很希望你能快點學會自行回家呢。」在家人和專隊的配合下,健平已能逐漸掌握獨自回家的技巧。
緩減照顧者壓力
除了支援離校畢業生外,支援照顧者亦是匡智離校生支援專隊的重要任務之一。專隊會及早讓照顧者認識孩子畢業後的出路、社區支援服務、日間服務的內容及宿舍輪候機制等資訊,減輕家長的憂慮。畢業於匡智松嶺學校的戚羽倩本身屬中度智障,匡智地區支援中心(新界北區)專隊同事帶羽倩媽媽參觀最新開放的院舍,讓她了解女兒未來的宿舍環境,減輕對女兒將來生活的憂慮。有見羽倩的父母年事已高,媽媽更因病多次入院,高級經理李彩英便協助他們申請平安鐘,讓媽媽身體不適時可即時求助。
羽倩畢業後獲安排到匡智運頭塘展能中心接受日間照顧及生活技能訓練,專隊陪同羽倩和媽媽一起到展能中心適應,並介紹中心的交通安排、訓練和膳食詳情。導師馬潔薇協助羽倩熟悉中心環境,陪伴她參與訓練,並於午間休閒時與其他學員互動,幫助她結交新朋友。馬姑娘亦向同事分享羽倩的喜好、個性和照顧需要,讓大家更快了解羽倩。馬姑娘更為羽倩製作喜愛的相簿,讓她在休閒時翻看,記下快樂時光及增添安全感。羽倩媽媽讚揚專隊服務貼心,讓她對女兒畢業後的生活倍感放心。
畢業不僅代表校園生活的完結,更意味著新的機會及嘗試,智障人士亦渴望可以有更大的自主和探索空間。匡智離校生支援專隊將繼續提供協助,讓他們順利展開新的篇章,並與照顧者同行,一起探索智障人士的成長路。